2024德国欧洲杯16强

政府信息公开

200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5-01-12   浏览次数:   【字体:

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03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疆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克服了非典、地震等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历了各种困难的严峻考验,抢抓机遇,发奋图强,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了个好头。

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预计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是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388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79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666亿元,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亿元,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6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增长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05元,增加242元,增长13%,是历史上增收最多的一年。

农业经济增长较快,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园艺业和特色农业,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6.3%,乡镇企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15.6%。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订单农业面积占50%,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劳务创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技术改造力度,突出发展支柱产业,狠抓了三个“30重点企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石油、天然气、钢铁工业稳定增长,番茄、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工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11.2%,创近年来最高纪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5,提高37.8个点。

消费品市场活跃,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大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不断涌现,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正在兴起。汽车、住房、旅游、信息、教育等新型领域消费不断增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了对棉花、成品油、药品、食品、建材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克服非典影响,恢复开发旅游市场,接待海内外游客1025万人次,总收入92.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加强了地质勘探、基础测绘和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狠抓项目资金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加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资力度,加快吉林台水电站、红雁池二电厂、新疆优质棉基地、奎-赛高等级公路、塔里木农业灌排和环保二期等重点骨干工程建设。新增公路1660公里,新增原油产能367万吨,新增发电装机57万千瓦。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执行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准购买小汽车、除确有必要外原则上不准出国、不准新建办公楼和装修办公楼的规定,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防治非典、灾后重建、国债专项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68亿元,同口径增长13%。金融机构正确处理支持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扩大证券融资,不断拓展各类金融业务,重点支持了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银行监管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银监会新疆管理局挂牌成立。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6.7亿元。

二、各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内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快规范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改制、破产、重组等有序进行,地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扎实推进。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国有中小企业基本完成改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11个地州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新上市公司4家,1家公司发行新股,共募集资金18.1亿元。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8家。

财税改革稳步推进。推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项改革,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始建立。落实了西部大开发和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企业发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7亿元,农民实际负担明显下降。

其他改革进展顺利。深化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放开了购销市场和价格。推行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自治区属开发类和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卫生等改革取得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3.7万户,从业人员49万人,分别增长31.1%27%;个体工商户45万户,从业人员70.7万人,分别增长4.2%7.7%。个体和私营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占全区的62%;上缴税金24.1亿元,占全区的11.5%;吸纳安置就业人员15.8万人,占全区的42.7%。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68.2%;进口总额23亿美元,增长65.6%。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新疆开发建设,共引进区外资金200亿元,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一批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成功举办了2003年乌洽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进展。营造大通关环境,提高了口岸过货能力。

三、齐心协力抗震救灾,全民动员防治非典

   面对巴楚-伽师严重的地震灾害,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及驻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不畏艰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取得了重大胜利,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的壮丽凯歌。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资金4.3亿元,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6亿元,3.56万户居民搬入新居,毁损学校、卫生院和公用设施重建一新。昭苏地震灾区灾民及时得到妥善安置。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防大疫、抗大病、打硬仗的思想,共安排防非资金3.15亿元,新建改建定点传染病院19所,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群防群控,严防死守,防止了疫情传入,未发生一例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四、继续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大对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3个,财政投入1.3亿元。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科洽会。认真做好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和高校危房改造等工作。强化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推进双语教学,提高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专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发展先进文化,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1.6%91.7%。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民运会,成功举办了自治区第十届运动会。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8枚奖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进行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8‰。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之内,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民政、司法、审计、语言文字、统计、外事侨务、新闻出版、质量监督、药品监督、地震监测、气象水文、档案、文物保护、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等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五、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全面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展开,涌现出了一批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社区建设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制定发布政府规章7件,办理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617件。认真接待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入,查处了大案要案,惩治了腐败分子。

六、民族团结日益巩固,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坚定不移地高举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广泛进行了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为重点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开展了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工作成果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始终保持对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继续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严打整治,严厉打击法轮功及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维护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七、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解决了农村牧区19万特困人口的温饱,实现了自治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三年44万人温饱的阶段性目标;继续实施农村防病改水工程,去年解决了41万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对56个县205万名经济条件较差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新改建医疗卫生和疾病控制机构276所;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新疆光明工程,完成白内障手术8300例;已有70%的行政村通电话,农村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7.3部;为154万人次的灾民和救济对象提供了粮食衣被等救助。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有37万多人次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两个确保继续巩固,为6万名下岗职工支付生活费2.59亿元,为37.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8亿元。58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约与履约率明显提高,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和拖欠民工工资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初步得到缓解。

八、兵团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生产建设兵团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加大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5%,第二产业增长11.1%,第三产业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元。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农业格局和粮经草三元结构开始形成。工业通过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发展速度加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建筑业积极拓宽区内外、国内外市场。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增长12.8%,交通、水利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完成农牧职工危旧住房改造2.5万户。外贸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增长20%。招商引资开始由石河子向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三个新建城市和重点城镇拓展,投资规模达45亿元。实现就业再就业8万人,其中安置5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团场一线就业。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得到落实,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8640元,增长6.8%。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驻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忠实履行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确保了边防的安全与稳定。狠抓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和西部大开发建设,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维护我区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战胜艰难困苦,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这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兄弟省区支持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勇开拓的结果,也是与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和帮助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工人、农牧民、干部、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生产建设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和援疆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利用外资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牧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增收任务仍然艰巨;有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现象仍有发生。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些是我们工作方面的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树立科学发展观

扎扎实实做好2004年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南、北疆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继续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2004年我区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2015亿元,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第二产业增长10.7%,第三产业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49.5亿美元,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88亿元,增长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实现就业再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地方、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和社会方方面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

第二,必须始终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的主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必须始终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依靠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推进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第五,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形成反分裂、促稳定、谋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者知识化专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农业总体水平。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安全。今年春麦播种面积要保证250万亩,冬麦播种面积保证850万亩。加强引导,避免农民盲目扩大棉花生产,棉花面积控制在1500万亩左右。北疆的非宜棉区多种粮食,南疆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主产区继续担负起为邻近地区供应粮食的任务,平衡区做到供需平衡,销区努力提高自给率。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围绕牲畜品种优良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防疫体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快推进林果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林果品质,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化,把林果业尽快培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种植业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强组织引导,实现100万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创收的目标。

农业生产坚持内涵挖潜为主的方针,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大力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和保护地栽培、贮运保鲜、牲畜品种改良、棉花高密度栽培、果树矮化密植等农业及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抓紧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促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扩大辐射面和带动作用。允许农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切实维护农民和龙头企业的利益。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动力。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力。支持农户在承包期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扶持一批高水平的家庭农牧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推进县乡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农民负担得到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深化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2亿元直接补贴给有订购任务的粮农,完善储备粮管理制度。按照放要有序,管要有度的要求,加强棉花市场宏观管理,确保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继续贯彻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方针,坚持原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不变,坚持重点支持南疆三地州不变,坚持扶贫开发支持力度不变,搞好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变贫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综合素质。继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

(二)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工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新疆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大力支持三个“30重点企业。加速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和支持一批以专、精、特、新为特色、市场潜力大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壮大一批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息服务网络。

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加快石油和石油化工、天然气及下游产品加工工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延伸石油天然气产业链;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石油下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施棉纺振兴工程,建立棉花生产、销售与棉纺业协调发展、各环节利益合理化机制;鼓励和支持纺织企业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快速提升我区纺织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集中力量培育几个技术装备一流、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煤炭和水能资源优势,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和水电站,推进低价能源区的建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生物技术、新能源、保健食品等领域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起点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集团,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培育和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重化工、绿色食品、轻工纺织、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基地。率先发展最具潜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

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成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加大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力度,精干壮大主业,放开搞活辅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地区、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坚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抓好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城镇化。

   努力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消除限制消费的各种障碍。积极促进和正确引导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教育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放开住房二级市场。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改造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信息、金融、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提高科技含量,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加快流通现代化,培育23家跨入全国百强的连锁企业集团。推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整顿和规范建筑、房地产和文化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开展对食品、药品、农资等商品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

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坚持开发建设与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加强景区景点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吸引各方面资金,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和沿边地缘优势,挖掘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开发更多的旅游精品,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品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立足长远,突出特色,完善城市规划,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和融合发展,发挥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带动北疆地区乃至全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以现有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加速小城镇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整合城乡经济资源,实现融合发展。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搞好绿化美化,改善道路、供水、供暖等设施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户籍限制和淡化城乡人口界限,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四)扫除一切障碍,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消除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政策规定和不合时宜的做法,努力在全区形成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中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的良好氛围。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行业、领域都要向非公有资本开放,凡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投资领域要引导非公有资本加快进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投资建设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围绕我区特色资源和支柱优势产业搞配套加工,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对非公有制经济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消除一切歧视性政策,落实公平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的财产权益。鼓励机关干部、科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领办创办非公有制企业。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法律保障,在全区迅速形成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

(五)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继续加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矿产资源勘探的投资,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安排自治区重点项目30项,其中克拉玛依机场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新疆优质棉基地等12个项目单项或部分投产,吉林台一级水电站、奎赛高等级公路等14个续建项目。安排精伊铁路、下坂地水利枢纽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落实国债项目,增加自治区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重点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加大对重点项目、国债项目的稽查和审计力度,严厉查处挤占、挪用和浪费国债资金的行为。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的重点建设领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前期费投入,逐步实施前期费滚动使用办法,增强前期费投入能力。加强前期项目管理,建立项目储备库,做到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建设的非重大、限制类项目,简化审批手续,研究制定改审批制为备案制的办法。制定鼓励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供水、垃圾污水处理、道路、天然气气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的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速度,尽快做好艾比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污水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洁净煤,最大限度减少三废产出。重视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六)建立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加强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集中投入和扶持财源建设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有计划地培植和壮大财源。狠抓税收征管,明确各级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责任,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实力作为考核经济工作的重要指标。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税种、重点地区收入的征管和监控,继续清缴欠税,对现行财税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归并。依法治税,加大财税稽查力度。抓好非税收入,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收缴到位,实行全口径的预算管理。

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财政重点支出。逐步清理不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社会保障支出、机构正常运转、救灾救济、社会稳定、重点领域建设支出需要,不断提高财政综合调控能力。明确各级政府保证工资发放等重点支出的责任,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科学理财,规范管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和机关运行成本。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强化财政监督。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改革向纵深发展。完善自治区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资金用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财政收入监督保障机制,构建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支出监督机制。

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以及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在加大重点项目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县域经济、南疆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扩大银企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对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实施有效监管,努力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七)创新思路招商引资,努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进区外资金300亿元。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支柱产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特色资源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途径、新方式、宽领域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国内外强势企业,高起点引进大项目。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前期工作,建立科学、完备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完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构建服务高地、成本洼地,形成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的良好氛围,增强对国内外投资的吸引力。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培育一批具有稳固产业基础的出口增长点。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地产品出口,重点抓好纺织品、服装、番茄制品、机电和高科技等商品的出口。做大做强加工贸易,扩大原油、有色金属、毛皮、木材等大宗物品的来料加工。鼓励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设备、原材料及劳务输出。用新思路、大举措向西开拓市场,坚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以做大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为切入点,瞄准中亚市场对我国物美、质优、价廉的轻工产品的大量需求,依托内地强大的轻工业体系,建立以乌鲁木齐为基地、以北疆铁路和312国道沿线为重点、以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为支点的出口加工区,把新疆建成国家高技术含量轻工产品向西推进的中转集散地,建成沿海内地省区开拓中亚、南亚、中东、东欧、俄罗斯市场的前沿阵地,成为名符其实的桥头堡。继续抓紧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建设。建立大通关长效工作机制。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步伐。办好2004年乌洽会,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

在新的层面上发展融合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业聚集,壮大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树立大局意识,打破画地为牢、以邻为壑的诸候经济,打破部门垄断、条块分割和行业、所有制界限,消除阻碍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加强生产建设兵团、中央驻疆单位与地方经济以及各地各部门、社会方方面面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加快融合发展。

(八)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各级政府在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方面的职责,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积极扩大就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取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各种政策性限制,实行与城镇失业人员相同的劳动合同、失业求职登记和社会保险等制度,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加强职业培训,围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培训各类人员86万人。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和到兵团、到基层就业。做好复转军人安置工作。

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建立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指导企业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进行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完善和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拖欠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统一费率标准,将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纳入统筹范围,做好地方国有农牧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各项工作。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地级统筹和属地管理制度。落实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逐步解决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城市扩建被征地农民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问题。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基金征缴率达到9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0%以上。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

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一)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机构改革,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增强创新与发展能力。突出资源特色和技术优势,办好国家及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努力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和科技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培育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开展科技之冬科普宣传和培训活动。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继续抓好新疆大学“211工程建设。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逐步推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合校合班,因地制宜搞好双语教学,全面提高素质。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整顿治理学校乱收费行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紧缺人才,尽快制定培养、稳定、使用和引进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落实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二)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疫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牧区看病难问题。发展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降低医药费用。进一步巩固非典防治成果,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防控机制,落实非典防治预案和各项措施。加强地方病、艾滋病的防治。健全卫生监管体系,保证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繁荣文化事业,实施精品战略,抓好五个一工程,多出优秀作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实施西新工程,提高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生产和译制能力。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

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驻疆部队完成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保护军事设施。

(四)关心人民生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执政为民,心系群众,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继续实施民心工程,解决好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继续对56个县205万名经济条件较差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启动乌鲁木齐市等8城市举办区内初中班工作;三年彻底解决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问题,今年完成17万平方米;新增农村防病改水受益人口53万人;解决276个无电村2万余人的用电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解决60个乡200个村的交通问题;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完成15万户1200万平方米的村镇住房建设;对587个新通电行政乡村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覆盖人口6万人;新开通1350个行政村的电话通信;新增8个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市)。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区水平。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素质。做好行政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对行政司法工作的监督。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各级人民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制度,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作用。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务、厂务公开。完善职代会及其它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六)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加大反分裂斗争力度,严厉打击、严密防范三股势力的分裂恐怖破坏活动,牢牢把握对敌斗争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逐步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黄赌毒,扫除社会丑恶现象,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认真抓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信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符合政策规定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及时解决;不符合政策规定或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讲清道理,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发展兵地融合经济,推进兵团各项事业

生产建设兵团要发挥自身优势,发展融合经济,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力度,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在发展壮大第一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继续调高调优农业,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团场改革,进一步扩大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基层民主,减轻一线职工负担,增加团场职工收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着力做大做强支柱行业和龙头企业,集中优势资产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内外贸、商物供企业的重组兼并,千方百计扩大对外贸易,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流通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和规模。加快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经济,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保持固定资产的较快增长。搞好五家渠等新建市及38个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实施农牧团场职工危旧住房改造二期工程。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四、切实改进政府工作,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水平,致力于建设效能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努力创建行政成本低、公共服务好、市场秩序优、诚信程度高的优良发展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取消不合理的审批事项及收费项目,建立有效的审批监督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实行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决策听证会和专家咨询会,向社会公开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尽快形成全区统一的信用网络体系。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分类管理的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廉政建设,努力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搞好机关作风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办事效率。树立公仆意识,着力改善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为群众、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虚报浮夸、急功近利、铺张浪费,力戒形式主义。本着勤俭节约、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筹备和组织好自治区、各自治州、自治县和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0周年的庆典活动。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尤其是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各级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切联系,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和归宿。各级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知法懂法,依法行政;要忠于职守,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要遵守职业道德,勤政廉洁,公道正派,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让人民群众满意。造就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硬、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希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全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以崭新的风貌、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关链接>>

作者:

相关附件>>

Baidu
map